克服扶贫中的四种不良心态
对扶贫工作消极抵触,“第一书记”驻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在督察组到村督察精准扶贫工作时,玩捉迷藏;
自诩为群众办事劳苦功高,借职务便利中饱私囊,向前来办事的群众吃拿卡要;
抱有完成任务的想法,监管责任缺位,致使已验收的项目短期内问题频出……
近期,江西省信丰县纪委通报了多起发生在扶贫领域的违纪违法问题。看似是个案,其背后折射出当前一些干部在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不良心理。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时期,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干部应始终对各种消极思想保持警醒,以振奋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抵触心态
案例:今年6月20日,江西省脱贫攻坚督察组到小河镇五星村检查督察精准扶贫工作。入户核查时,“第一书记”万仁谦不在现场,多方寻找未果。经核实,万仁谦自担任村“第一书记”以来,到村开展工作的时间少,对全村贫困户情况不熟悉,自己所联系的贫困户也是在督察组到达的当天才去走访。6月26日,信丰县纪委对万仁谦违反工作纪律的问题立案审查。
实质:现实中,一些干部错误认为扶贫工作是“一阵风”“走过场”,没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脱贫攻坚的意义,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万仁谦不愿下到村里了解贫困户的情况,就连督察组入村督察时,不到现场不说,竟“躲”了起来。说明有的干部仅仅把帮扶当成了组织压给自己的“任务”,怕苦怕累,情感上抵触、行为上消极应对,实质就是对自己肩上的责任不担当。
对策:既然是党员干部,就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党员干部职责所在,脱贫攻坚是沉甸甸的政治责任,更是耽误不起、马虎不得。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脱贫攻坚工作,自觉做到稳住心、沉下身,真帮实扶,做村民脱贫致富的贴心人。 各级党组织要层层压实责任,跟踪督促干部责任落实情况,将责任细化分解压实到每一名扶贫干部,做到责任清、任务明,各司其职,从而激发干部的主观能动性。
补偿心态
案例:2012年10月至2015年元月期间,万隆乡李庄村妇女主任袁细娇利用职务便利,以修路捐款名义收取扶贫户李某钰好处费5000元,扶贫户李某荣好处费3000元。2017年3月23日,万隆乡纪委对袁细娇违纪问题进行立案审查。
实质:将履职当作索取私利的筹码,是袁细娇将“黑手”伸向贫困户的心理动因。类似的,不论是在服务贫困群众的过程中,因自身回报甚少而心态失衡,还是自以为争取项目、发放款项劳苦功高,便理直气壮向受助群众索要“跑腿费”,等等现象,根本上都源于干部头脑中的私心作祟。这种以权谋私的补偿心态不仅违背党性原则,也直接助长雁过拔毛、强占掠夺等触碰党纪红线的行为。
对策: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碰,这是一条纪律高压线。扶贫干部理应明白,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摆脱贫困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是什么利益交换。无论以何种理由雁过拔毛,都为党纪国法所不容。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瞪大眼睛、拉长耳朵,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对胆敢向扶贫资金“动奶酪”的严惩不贷。一经发现,依纪依规严肃处理,强化震慑效应。同时,发挥好巡察利剑作用,深挖细查,护航扶贫资金“颗粒归仓”。
应付心态
案例:2014年底,时任小江镇民政所副所长李福忠在五保户动态管理上报工作中,在没有上门核实的情况下,仅凭村干部的口头汇报,就向县民政局上报扶贫户付某生已死亡,县民政局于2015年1月开始取消其五保待遇。之后,付某生因没有领到五保金到镇民政所反映,2015年10月份又恢复其五保待遇。李福忠对上述行为负有直接责任。2017年4月6日,小江镇纪委对其违纪问题进行立案审查。
实质:该审核的草草了事、该把关的层层放水,一些干部由于在扶贫工作中作风不实,使履责流于形式。基层干部是中央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直接面对贫困群众。工作的推动如果浮在面上,群众的获得感就很难实实在在。监管者得过且过,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贪图“奶酪”的硕鼠就很容易乘虚而入,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扶“假贫”、假扶贫行为将啃食群众的切身利益,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对策:脱贫攻坚需要做一番绣花功夫。扶贫干部要自觉加强严实的作风,杜绝走马观花的浮躁心态。保持求真务实的态度,真正把心下沉到扶贫一线,把每一个扶贫细节做实、抠细。 各级党组织通过全方位督促检查,对不作为、慢作为尤其是以形式主义落实扶贫政策等现象,加大查处和通报曝光力度,倒逼各级干部以严实作风确保脱贫攻坚工作不偏向、不走形式,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侥幸心态
案例:2016年底,古陂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长林庆福在负责省级“十三五”贫困村——古陂镇太平畲族村石禾场村庄整治项目建设中,以赶工期进度为由不积极履行监督管理责任,忽视了工程存在的隐患,导致刚建成的项目短期内就出现彩砖坪塌陷、彩砖脱落的情况,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林庆福身为负责该贫困村村庄整治工作的领导,对上述行为负有主要领导责任。2017年5月12日,信丰县纪委对其违纪问题进行立案审查。
实质:把赶工期进度当作不履职尽责的理由,以为项目建成后自己就能高枕无忧,林庆福的如意算盘显然打错了。事实上,蒙混过关只是一些干部在侥幸心态的怂恿下,营造的自欺欺人的假象。刻意编造的借口站不住脚,顾左右而言他的掩饰迟早会被戳穿。问责的板子告诫党员干部,不真抓实干,却琢磨向组织耍花招是永远过不了关的。
对策:脱贫攻坚战,党中央是动真格的。对于各级党员干部而言,如果不横下一条心、以较真的劲头不折不扣落实各项脱贫任务,同样不能轻易过关。失职失责就要被问责,党员干部头脑中要始终绷紧责任之弦,把心思用在脱贫攻坚事业上,寄希望于侥幸过关的套路没有出路。 戳破搞变通、侥幸过关的表象,需要擦亮监督探头、拓宽监督渠道。基层督察和巡察工作要做深做细,不止于看表面文章,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巡察过的地方和部门,必要时开展“回头看”,防止老问题因蒙混过关照旧。同时,发挥群众监督的力量,广泛收集线索、倾听民意,让种种糊弄行为无处遁形。
推荐文章
-
编者按:为深化运用“深学习 实调研 抓落实”工作方法,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持之以恒强化理论武装,不断铸就政治忠诚。信丰县纪委县监委开办“橙乡清风”大讲堂,由委领导带头,业务骨干分别以主题党课、专题学习、交流研讨方式充分展现纪检监察干部深学习成果。 4月14日,信丰县纪委县监委“橙乡清风”讲堂专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课堂上,县监委委员、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徐晓晖结合日常工作实践,对《条例》中第二百条至二百三十三条逐条进行解读,让全体纪检监察干部深刻领会《条例》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修炼“内功”,掀起新一轮学理论、抓业务、种实践的热潮。 课堂上,还以闭卷方式组织开展了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重点检验纪检监察干部本周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学习成效。 下一步,县纪委县监委将采取理论中心组、青年干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小组、党支部学习、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交流研讨,永葆纪检监察干部的忠诚本色,增强法治意识、程序意识...
-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认真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纪委省监委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部署要求,落实落细市纪委市监委关于在全市开展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工作部署,信丰县纪委县监委全面受理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违纪违法问题检举控告,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受理范围 (一)监守自盗、化公为私,贪污、侵占、截留合作社资金资产资源和上级惠农补助; (二)巧换名目、套取挪用,通过虚拟合同、虚报项目、虚开发票、虚增数量等方式套取合作社资金挪作它用; (三)违规列支、奢靡享乐,利用合作社资金违规吃喝送礼、公款旅游、发放津补贴等; (四)暗箱操作、损公肥私,在合作社经营管理中搞优亲厚友、内外勾结、利益输送、权钱交易; (五)失职失责、守土不力,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导致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受损流失; (六)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及其他行使公权力人员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其他农村经济组织侵占、套取、挪用奖补资金以及违规经营、开展非法活动等。 二、举报方...
-
有一天,油山游击队没收了土豪的一头牛。项英知道后,及时指示:"你们了解一下,看附近群众耕田缺不缺牛,如果缺,就把牛送给群众。"游击队到驻地附近了解情况后,向项英、陈毅反映,目前群众不缺牛,建议把这头牛杀掉,改善一下生活。项英、陈毅表示,牛可以杀,但要有福大家享,游击队吃一半,群众吃一半,村里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吃上了牛肉。...
-
编者按:为深化运用“深学习 实调研 抓落实”工作方法,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持之以恒强化理论武装,不断铸就政治忠诚。信丰县纪委县监委开办“橙乡清风”大讲堂,由委领导带头,业务骨干分别以主题党课、专题学习、交流研讨方式充分展现纪检监察干部深学习成果。 4月7日,县纪委县监委“橙乡清风”大讲堂开讲。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省市纪委相关通报、会议精神。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黄会健以“以铁的纪律打造忠诚干净担当铁军”为题讲主题党课。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陈大林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并寄予厚望,全县纪检监察干部要对标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要求,持之以恒增强政治能力、保持廉洁自律、勇于担当作为。 会议要求 全县纪检监察干部要狠抓思想教育,铸就政治忠诚。要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工作的首要政治原则、个人的首要政治品质,不断淬炼对党绝对忠诚的政...
-
潮涌桃江风正劲,奔跑橙乡满园春。信丰县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勤廉之士,留下了许多广为传唱的勤廉故事,为奔跑信丰注入了不竭动力。即日起,“橙乡清风”公众号开设“清风正气在橙乡”专栏,讲述发生在橙乡大地的全面从严治党故事,传递正风肃纪反腐正能量,涵养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时代新风。 项英、陈毅腰带里的秘密 红军长征后,项英、陈毅等留守苏区开展游击战争,他们把一些党费缠在腰里小心保管,队员们不了解实情,常指指点点议论。陈毅和几位负责同志商量说:"实行经济民主是党的光荣传统,应该让队员们知道经费的情况",大家同意他的见解,就把部队集中在一块说明情况。陈毅等几位领导从腰里解下布袋,把金子银两全倒在桌上,陈毅坦诚地说:"同志们,这是党的钱,只有这么多,是准备在特殊情况下应急用的,党要我保管,我重病也没花费一文。今天大家知道了,我借此通知大家,万一我被敌人一枪打死了,尸首可以不要,这党费无论如何要拿回来啊!"从此,大家满怀革命深情,官兵的心贴得更紧。...